在成都的最后五天,突然没了网络,感觉就是像失了魂似的,一天到晚都不太自在。不过也算可以静下心来看几部电影,听几张新专辑。 终于看了期待已久的《三峡好人》。说实在话没太看懂,不过并不妨碍我对影片中清晨时分云雾缭绕的奉节充满向往。没太懂影片中烟、酒、茶、糖的具体含义,也不太明白影片中的科幻情节有何深刻指向,总之就像清晨时的奉节一样,云里雾里。不过影片中有句话倒是让我映像深刻“一座两千多年的城市,说没就没,怎么会没有问题。”
一些该执著的要执著,一些该放手的要放手。又看了一部Gael Garcia的电影Science Sleep,加上以前看的Bad Education和《你妈妈也一样》,发现这孩子还真是个戏精。这次总算正儿八经的谈了一次恋爱,不过也不太正常,剧中的他有严重的臆想症,常常混淆现实与梦境。他前一部比较轰动的作品是在《摩托日记》中饰演伟大的革命英雄格瓦拉。
“墨西哥人盖尔·加西亚·伯纳尔在短短几年的演艺生涯里就已经凭借几部特点各异的优秀影片笑傲世界影坛了。自从在2000年的《爱情是狗娘》里一名惊人之后,这位墨西哥帅小伙盖尔·加西亚·伯纳尔就不断的在影坛上制造着惊奇。从《你的妈妈也是》的爱欲之旅到《阿马罗神父的罪恶》中的野心勃勃,从《毁灭性教育》的孤独激情到《摩托车日记》的青春澎湃,从《国王》的执着阴险再到《科学睡眠》中的轻松迷惘。他腼腆中尽显独立,智慧中抱憾刚毅的个性,以及温和中散发着才气的张力,使得伯纳尔俨然已经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年纪轻轻的他从未给看中和相信他的大师们丢过脸。由于其过去主演的影片大多含有复杂的心理表现,所以此次主演爱情喜剧片,对伯纳尔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和戏路的突破。在影片中,伯纳尔经常在梦境和现实的边际徘徊,俨然错乱的意识和迷惘的眼神都要在他那同一张略显瘦弱的脸上表现出来。对演员状态的投入程度要求相当高,而影片中大师般的超现实主义镜头的运用,也促使伯纳尔在表演方式上更加自如随意。从而得以尽力靠近法国电影所追求的那种浪漫气质和惬意的氛围。导演米歇尔·甘德瑞对伯纳尔的表演赞赏有加,称伯纳尔的表演绝对是全片的亮点,伯纳尔的年龄、气质和外形与剧本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有理由相信,《科学睡眠》必定是一部在视觉和艺术角度都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尽的审美愉悦的创意佳作。” - 摘自veryCD。My Left Foot让我对Daniel Day Lewis的演技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我压根就没看出来他就是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布拉格之恋)中的Dr.Thomas。真可谓演什么是什么。
本来对五月天的新专辑《为爱而生》不抱太大希望,听了同名主打作品后,确实很失望,不过《天使》让我想起了他们以前抒情的台语作品,很有感觉,不错;《香水》算是难得的惊艳之作,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香水》;《摩托车日记》让我想起了电影《摩托日记》,后来才知道,就是根据这部电影写的= =+
终于听了期待已久的升哥的新专辑《这些人,那些人》。继上一张《鱼说》的旅行感怀后升哥又开始回归自我剖析和笑看人生了,这次更加豁达,更加云淡风轻,可能如他自己所唱“到了本命年了” 。其中《狗脸的岁月》、《告诉妈妈》、《布考斯基协奏曲》、《本命年》都是好久不见的佳作。
P.S. 小学的回忆已经告一段落,只是后面几天断网留在了学校,只有下学期再见了。至于初中,劝初中的熟人不要抱太大希望,我写回忆录这东西,是为了想起那些我几乎要遗忘掉的东西,至于记忆犹新的我可能会较少提及的。。。
2.14.2007
[+/-] |
断网的日子 |
2.04.2007
[+/-] |
(二)爬坡上坎的日子 - 学校篇 |
从我以前的家到小学,先要下百来步阶梯,再上百来步阶梯到大田湾。于是92年秋,我开始了爬坡上坎的日子。
我是划片区入读大田湾小学的。学校可谓历史悠长,我母亲那一辈五兄妹都是这儿毕业的。在我就读的六年中,学校几乎没怎么变,依旧是陈旧教学楼,木板的楼层走过咯吱咯吱作响的声音现在都还清晰在耳边。
进了学校才知道大田湾小学以足球见长,在全市还算小有名气。可叫得出名的校友貌似就前四川全兴队员姚夏一人。但校门口立的碑居然是为某个获得女子体操冠军的校友。
鉴于此,小学的课外活动,学校规定男生除了戴眼镜的只能选足球(我四年级才开始戴的眼镜)。于是我去参加了足球训练。当时我们还只能踢最小号的球,是1号吧。我自诩我身体的运动素质是不错的,于是也很顺利的通过的初步甄选,进入了正式训练的名单。我当时对于足球的态度是无所谓,远不像现在这样不感冒。可后来还是退出了。
原因其实很无聊,教练打了我,但是我觉得他没有任何理由打我,训练没偷过懒,又没有招惹他。可不敢顶撞,觉得窝囊,于是告诉父亲决定退出足球训练。为了这个事,教导主任还专门把我和父亲叫到办公室做工作,最后我坚持退出,他们也一致认为是我吃不了苦,就随我了。
后来每每说到我有过1年的球龄时,人人都一脸错愕。
到四年的时候,中国女足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取得亚军,学校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开始了女子足球的训练。当时我们班就有四个女生踢球,其中有一个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去踢球,而且还成了中流砥柱,她瘦弱到连我这个上肢力量弱到垒球只能掷20来米的人都自信可以把她轻松拈断。
我们那一级3个班,就我们班变化多端。基本上每年都有人转进来转出去,这是其一。其二,我们班的性质也变了很多次,一年级叫珠算实验班,二年级丢掉算盘后就什么也不是了,到了四年级又莫名其妙的成了体育特长实验班。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上数学课,一面学加减法,一面学打算盘。当时我对算盘的熟练程度丝毫不亚于母亲这个会计老手。从1到100的算盘加法更是可以在30秒内完成。
四年级由于成了所谓的体育特长实验班,学校转来几个踢球的都到了我们班上。为了显得名副其实,年级上就我们班要晨练,放学后也要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在四年级我开始了田径训练,下肢力量得到加强,50米能进7.1、7.2秒,立定跳远也能轻松跳过2.2m。
学校每年的体育盛会严格算来有两个半,一个是田径运动会,一个是三跳运动会,剩下半个是广播体操比赛= =+ 自从成了体育特长班后,我们班倒确实在校级的体育赛事上领跑全年级。所谓的三跳运动会,实际上是跳绳、集体长绳和踢鸡毛毽。我跳绳还不错,三年级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区的比赛。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集体长绳也代表过学校出赛,到了现场我们才知道,别的参赛的都是六年级的,就我们最小,于是被很残酷的蹂躏了= =
学校的文艺盛会每年有四次,国庆、元旦、六一各一次文艺汇演,再加上合唱比赛。我人生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次篝火晚会经历就是在小学。那年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举国上下热热闹闹,学校也不例外。那年元旦的文艺演出不仅每个班的节目都是歌颂毛主席,连老师也加排了两个舞蹈,文艺汇演后就是全校的篝火晚会。每个班40多号人围着一个篝火堆转圈跳舞,继续歌颂毛主席…… 那时候学校操场还是泥土地,第二天早上到学校只见操场上20多个黑乎乎的大圈。
小学每年必定秋游一次,春游一次。最近的鹅岭公园,好像是一年级去的吧。最远的去了合川钓鱼城,还在那里住了一夜。以往总是大半天就解决的出游,这次要去两天一夜,甭提我们多兴奋了,兴奋得我在合川的那天晚上基本上没怎么睡着。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出游。